要求教師當網紅行銷學校,教團批:不尊重教師尊嚴
要求教師當網紅行銷學校,教團批:不尊重教師尊嚴
【2019-05-29/聯合報/馮靖惠】
少子女化下,許多私校將「招生」視為第一要務。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,要求教師充當「網紅」協助行銷學校,不尊重教師專業與尊嚴、侵犯個人私領域,實在不是一所正常的大學該有的行為。呼籲中華醫事科大應停止類似過度動員教師從事招生活動的作法,並公開年終奬金發放標準和辦法。
尤榮輝說,教育部應注意私大教師過度從事招生活動對教育品質的影響,而家長和學生也要思考判斷,派出大量教師從事招生宣傳活動的學校、是不是值得就讀?
尤榮輝表示,招生或行銷學校都不是教師本職或分內工作,只因為少子化對私校招生衝擊大,教師大多願意「配合協助」學校招生,但不少學校卻將招生工作視為教師的本職和義務,被外派從事招生活動非但沒有出差費和保險,甚至連車資、油資都要自付。更嚴重的是,在招生旺季,大量教師被外派到各高中職進行招生宣傳活動,若剛好有學生需要輔導,就會找不到老師,恐影響學生受教權。
台灣私教工會理事長陳秋瑩表示,不少私校將招生績效納為教師評鑑項目,並作為年終獎金核發的依據,更有甚者直接就以招生績效作為續聘的參考,「這不僅是不合理的現象,這更是公然違法」。
她說,招生活動與教學無關,教師在教師法第16條第7項規定的保障下,有權利拒絕參與學校要求的招生工作。教育部應該盡速查核有哪些學校將招生績效明訂在各項辦法內,除督導糾正外,應納入校務評鑑。
「行政霸凌已成敗壞的私校風氣」,陳秋瑩表示,雖說私校的確有招生的壓力,但不應成為苛剋教職員的藉口。財務招生狀況極佳的私校也紛紛將招生績效納入,並賦予行政及學術主管可以增減個別教師年終金額數目的權利。如中部某私立大學一改過去年終1.5個月傳統,以績效核定2個月至0.5個月的年終獎金,並賦予校方做增減裁定。但增減的多寡沒有標準,且教師無權知道,除有基層教師校內申訴被駁回外,連中階主管也難逃被霸凌命運,該校傳出系主任今年皆被扣減主管加給年終3萬元。